当前位置:首页 > 运营模型 > 数字化改变营销:数字化彻底改变渠道力

数字化改变营销:数字化彻底改变渠道力4663次阅读

最近复盘了几个渠道BC一体化运营的案例,发现即使不知名的新品牌,渠道运作的速度远远超过深度分销。

我们很惊奇!

深度分销是渠道推力(推销力)的极限。那么,为什么BC一体化的渠道力远远超过深度分销呢?

对此,我们的结论是:因为数字化触达C端,通过调动C端资源激活B端,其实形成了渠道拉力。当推力与拉力在相同的渠道叠加时,对渠道的影响力远超过传统的品牌驱动 +渠道驱动。

推力是渠道的正向力,拉力是渠道的反向力。

这个发现对中小企业意义重大,中小企业终端玩是起拉销了,以往的拉销(品牌驱动)是高举高打的玩法。

不知道这个福音,中小企业是否get到?

01

前面提到,渠道数字化最大的改变就是渠道力发生了变化。那么,什么是渠道力?

中国传统营销有两大驱动力,一是品牌驱动,二是渠道驱动。

品牌驱动是拉销,渠道驱动是推销。推拉结合,效果最佳。

数字化改变营销:数字化彻底改变渠道力

传统品牌驱动是直接针对消费者的大众媒体传播,只要形成了品牌力,就会在渠道中形成拉力。

品牌拉力模型是:品牌商(F)→大众媒体传播(F2C)→消费者品牌认知(C)→消费者到终端购买(C2b)→拉动终端(b)→终端找经销商进货(b2B)。

用现在流行的互联网语言表达就是:F→C→b→B,即F2C2b2B。

数字化改变营销:数字化彻底改变渠道力

渠道是推力,即常说的推销。相对应的,品牌力就是拉销。不过,很少人用“拉销”这个词。我倒是经常用。

推销是一级一级说服。厂家说服经销商,经销商说服零售终端,终端说服消费者。

渠道推力模型是:品牌商(F)→经销商(B)→零售终端(b)→消费者(C)。

用户互联网表达方式就是:F2B2b2C。

数字化改变营销:数字化彻底改变渠道力

因为品牌驱动是“钱海战术”,不是所有企业都玩得起。所以,中小企业往往只做渠道驱动。

渠道驱动是“人海战术”,但可以在局部区域搞“人海战术”,这就是根据地市场。

中国的渠道结构是:F→B→b→C。如果从B下手就是推力,如果从C下手就是拉力。推力与拉力无所谓好坏,只是着力点不同,着力方向是相同的。正如推车与拉力,也是着力点不同,着力方向一样。

“钱海战术”不容易,至少在有足够多的钱,而且即使是成名品牌,也需要持续 的投入维护品牌;“人海战术”更不容易,特别是要形成全国性渠道覆盖,至少需要内部4级管理层级,渠道2级管理。渠道环节总共6级管理,在世界上都是难题。

当然,推销与拉销才是完美组合,是均衡的营销。至少在中国如此,中国优秀企业最终都是推拉结合的。

数字化改变营销:数字化彻底改变渠道力

15年前,我把品牌驱动形成的品牌称为(消费者)“首选品牌”,把渠道驱动形成的品牌称为(渠道商)首推品牌。

“首选品牌”解决消费者“愿意买”的问题,“首推品牌”解决渠道“愿意卖”的问题。中国过去没有营销的概念,商业统称为“买卖”。有人买,当然有人卖;有人卖,也就有人买。当然最好是既有人买,也有人卖。

所以,过去讲渠道力,主要是讲渠道推力,解决渠道商“愿意卖”的问题。铺货、压货、陈列、堆头等渠道工作,前提一定是解决了渠道商“愿意卖”的问题。

02

渠道数字化以后,渠道力将会发生变化。

渠道不仅仅有推力,也会有拉力。这个结论应该出乎很多人意料。

数字化改变营销:数字化彻底改变渠道力

渠道数字化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用户数字化触达;第二阶段,用户数字化运营。

第一阶段包括全链路数字化,以及全场景触达。这个过程仍然是F2B2b2C,仍然要靠渠道推力。传统深度分销的渠道推力,厂家只触达终端。渠道数字化要触达C端,就需要更大的推力。

传统企业有深度分销的功底,全链路数字化基本没有问题。问题比较大的是全场景用户触达,要能够让数亿用户上线。因此,需要更强大的渠道推力。

一旦实现了用户在线触达,紧接着就是用户在线运营。用户在线运营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纯在线运营,靠中台的营销自动化;另一种是线上线下结合的BC一体化运营。

BC一体化的本质是:通过在线调动用户(C端),在终端(b端)引流,从而激活终端。BC一体化营销的核心是:用增量激活b端存量,这是我们屡试不爽的办法。

数字化改变营销:数字化彻底改变渠道力

只要激活b 端,当然也能激活经销商(B端)。

传统企业的营销数字化,我们一直特别强调BC一体化,原因也在于此。BC一体化,纯粹做线上运营的人理解的不多。

BC一体化运营的过程是:F→C→b→B。这个模型,与品牌拉动的模型一模一样。

渠道数字化以后,渠道同时具备推力与拉力,这将彻底改变渠道运营模式。

03

既然BC一体化能够形成渠道拉力,那么,BC一体化的拉力与品牌驱动的拉力有不同吗?

有很大不同。

传统品牌,如果不是历史(积累)形成的,那么多半是由大众传播形成。工业化时代,形成了大生产,大传播,大流通的商业模式。三者之间是有逻辑关系的。

只有大生产,才有足够的规模和实力支持大传播,只有大传播,才比较容易形成大流通。

品牌力,其实是认知密度,密度即品牌。认知密度,需要传播投入、传播次数达到相当高的门槛。因此,有人称品牌为“钱海战术”。

数字化改变营销:数字化彻底改变渠道力

既然是“钱海战术”,那么就不是所有企业都玩得起。因此,有的企业只要走渠道驱动了。

那么,BC一体化的渠道拉力是否也需要“钱海战术”,是否只有足够的资源 投入才能玩得起呢?

答案是否定的。至少目前不是这样的。

在实践中,我们把BC一体化的玩法总结为三种模式:单店滚动、小区域滚动、全国轰动。

数字化改变营销:数字化彻底改变渠道力

BC一体化是可以精准地“单店”投放、单店激活。可以精准到特定门店、特定时段、特定顾客。这正是数字化的好处。

单店滚动,就是先激活一个门店,成功后再激活另一个门店;这种策略,称之为滚动策略,类似“根据地滚动发展”。

激活单个门店,任何企业都有这个实力。因此,BC一体化是在目前是没有门槛的。

当同时激活多店,并且在小区域形成一定密度时,就可以激活一个区域。当激活一个小区域后再激活另一个小区域时,就形成了小区域滚动策略。

小区域同时边动,就是全国轰动策略。

到此,可以总结品牌拉力与BC一体化拉力的区别:

品牌拉力要针对大量不可控的C端,必须有足够的传播资源投入、足够的传播次数、足够的传播时间。当然,还要有有效的传播策略、传播艺术等。不满足这些条件,品牌力很难形成。

BC一体化拉力,可以精准导流、精准激活。可以单店、小区域、全国性激活,视资源和策略而定。

04

渠道数字化以后,渠道推力与拉力并存。

当然,渠道拉力是建立在渠道推力前提之下的,没有渠道推力,就没有用户在线;没有用户在线,就没有BC一体化的渠道拉力。

数字化改变营销:数字化彻底改变渠道力

渠道推拉结合,好处显而易见;比如,渠道激活和成熟的周期缩短了,资源投入减少了,至少目前对中小企业是绝对利好。

再比如,推力往往是单向诉求,推拉结合变成了双向诉求。

但是,问题也相继而来;比如,推拉结合需要的人员技能,显然比单一推力要求更高。

当然,数字化带来的只是工具红利。所有的工具红利都有红利周期,只有率先使用的企业有红利,当工具普及时,就变成基础工作了。而基础工作的特点是“不做不行,做了也没竞争力”。

05

最后,说几句与之相关的题外话。

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话:营销让推销成为多余,学营销初期,我为这句话震撼,后来,我发现这句话有问题。

据说这句话是德鲁克的名言。我一直在找这句话的出处。即使是德鲁克的原话,也要结合上下文理解。

我是德鲁克的信徒,但我信的是他的逻辑,不是结论。

至少在中国,这句话是有问题的。

欧美营销已经进入1P营销,营销组合有4P,厂家主要负责一个P(产品、品牌);渠道是独立第三方,通过合同规范。只有中国厂家完全掌控4P,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全部掌控。

数字化改变营销:数字化彻底改变渠道力

美国有数量千万的(终端)推销员,但没有中国数千万的(渠道)业务员。没有渠道推力,只有品牌拉力,慢慢拉力就减弱了。

不少世界知名快消品品牌进入中国,最后消失了。在中国做得好的跨国品牌,都是在渠道运营上向中国环境妥协的。这也是适者生存。

中国市场,渠道推力之所以这么重要,我认为有两个重要原因:

  • 中国渠道碎片化(原因暂不讲),必须靠厂家的渠道队伍串联起来,并且深入终端,接近消费者;

  • 中国商业三个重要元素:认知、交易、关系。关系是独特的因素,中国商业的客情关系,不同于欧美的CRM管理;因为中国的农业国,生活半径与商业半径重叠,熟人也是熟客;关系有助于降低认知门槛,进而降低交易门槛。

即使是认知、交易过程完全互联网化,中国渠道仍然会存在;只要渠道存在,渠道推力就不可少;即使是世界顶级品牌,在中国也不能忽视推销。

版权声明:本文由汇运营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huiyunying.com/482.html

与本文相关的内容

搞清楚这8个问题,再去PK天猫营销IP

一份完整且合格的天猫营销IP方案,应该是集策略、创意、媒介、数据、运营等内容为一体的。不是单纯的传播方案,也不是单纯的电商促销方案。本文总结了PK天猫营销IP活动,先要搞清楚的8个问题。一、是否有品牌市场资源支持?如果没有,那建议就不要做了。因为靠电商部自己掏钱去“硬”做,效果会得不偿失。这类活动,...

百度搜索优质内容指南常见问题及解答

关于内容生产者的相关问题:Q1、如果生产者发布的内容很优质,但是在资质上却没有相关认证,百度搜索还会认为这样的内容生产者是优质的吗?A:对于医疗、金融、法律、电商等用户的需求明确指向权威专业可信的内容,需要有相关的认证来确保内容的权威性。对百度搜索来说,生产者有资质认证是“锦上添花“,如果没有认证的...

快速上手微博渠道运营的5大步骤

微博作为全网的吃瓜基地,越来越受关注。数据显示,2018上半年中国微博用户规模为3.37亿人,与2017年末相比增长2140万人,在整体网民数量中微博用户数比例达到42.1%。很多人都认为微博已经开始式微了。对于很多新媒体运营小白来说,微博仍然是获取流量和最快上手的一个新媒体营销平台。作为一名日语专...

企业网站优化需要注意的16个优化细节

企业网站优化的最终目的是为用户获取企业网站内部有价值的信息提供方便。从企业网站优化的角度来讲,网站优化分为三个方面即:网站的用户体验优化、搜索引擎友好性优化、网站内容维护优化。 具体优化的细节主要有如下:网站的用户体验优化1、设置清晰简单的网站结构,一目了然便于访客查看。2、顶部导航、底部导航、副导...

广告投放,这些翻车事故你是否也经历过?

今天来讲下身边发生的投放事故,看看你有没有经历过。一、账户空跑事情还是2018年,我入行三个月,接手一个广告账户。这个账户比较特殊,不是代理商端口下,需要单独通过账号密码登录,且为节点户。节点户:不是持续投放,分阶段投放,比如说8月投,9月停投,10月再投。销售在周五的时候告诉我账户已经充值了,下周...

成长期平台的低粘性用户流失调研

一、流失用户的选择:关注活跃用户流失还是低频用户流失?活跃用户与低频用户的流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调研课题。对类似京东主站一样的成熟平台来说,活跃用户对平台的价值显然要远远高于低频用户,所以对活跃用户流失的关注程度自然也更高。然而类似京喜一样的成长期平台,最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先把客户吸引来。运营业务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