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运营模型 > 如何在留存数据中,找到业务的提升点?

如何在留存数据中,找到业务的提升点?

5年前 (2020-12-26)运营模型

如何在留存数据中,找到业务的提升点?

关于“留存”,就是当通过推广、内容、活动等引流营销的手段把用户吸引过来后,并随着用户体量的增长,洞察用户行为,针对不同类型的用户进行分群管理,挖掘性价比最优的转化、成长等路径,再施加引导激励措施,把新来的用户转化成为忠诚的高质量用户。

“留存数据”,在很大程度上也制约着业务产品线的商业变现的能力。即便有足够的推广预算花在引流上,若产品缺乏完善的活跃、留存激励措施,那么用户会持续的流失,白白浪费推广费用。其通过在“留存数据”中的洞察分析,可以反映出产品业务线的系统性、结构性等问题,如产品用户体验不好,产品竞争力不足,运营策略效果等等。其本质上是帮助我们了解自身产品业务线留住用户的能力,收集他们对产品的使用意见反馈,最终,找到业务产品线的提升点,指导我们去试验、迭代和优化产品功能(商品组合等),完善用户体验。

一、先来看一下“留存”的定义

(以互联网app为例)

在互联网APP中,用户注册后在一定时间内或者一段时间后有登录行为,仍然继续使用该应用的用户,被称为该应用的留存用户,这部分留存用户占当时新增用户的比例即为留存率。

“留存率”主要是验证用户粘性的关键指标,衡量用户的粘性和忠诚度。重点关注次日、7日、30日即可。一般业内应该次日留存率在40%左右,7日留存率在20%,30日留存率在10%左右,但留存率跟app的类型也有很大关联性。留存更关注的的是产品行为,需要较长时间观察,对留存的影响一般是产品的体验、质量、核心功能等。 

例如,6月13日某考勤工具类app新增用户3000,这3000人在6月14日启动过应用的有1500人,一周后启动过应用的有1000人,一个月后启动过应用的有500人,则说明6月13日新增用户次日留存率是50%,7日留存率33%,30日的留存率是17%。

然而,不同产品天然使用周期属性是所有不同的,如:

理财类产品:每周~每月

社交以及工具类产品:每天

短视频以及内容类产品:每天~每周

保险类产品:每周~每月

游戏类产品:每天

某些特定场景的产品中也是存在不同的天然使用周期属性,值得考虑的是,用户再次回到产品时,是需要完成什么行为才能成为留存用户?所以,关键还跟需求本身决定的,更要完善活跃、留存激励措施。留存用户和留存率体现了应用的质量和保留用户的能力。可通过对产品功能的调整、优化,来提高存留率。如果一款产品不仅能够满足用户的核心需求,而且可以比较好的、比较快的、比较方便的满足客户核心需求,那么产品用户留存率基本不会太差。

二、看一下影响“用户留存”的可能存在的原因

获客渠道不精准,用户质量较差。不同来源的渠道用户,对于产品的需求会存在明显的差异。当渠道的用户质量较差,用户需求和产品所提供的价值不符,那么最终会体现在产品整体的用户留存上。所以,投放的过程要持续监控不同渠道的用户质量,重视精准的投放,提升用户留存状况。

例如,某产品投放针对目标群体是企业用户,那么对于渠道的筛选就要以此为依据,在投放一段时间后,分析投放效果,就能辨别该渠道是否足够精准, 是否值得长期投放。

产品使用路径指引不明,用户体验不佳。用户的期望就是能使用到产品的核心功能,从而发现产品的价值,逐渐成长为产品的忠实用户。新用户初次使用产品的时候,清晰的引导就尤其的重要,要尽可能简化用户的使用路径,让用户在短时间内使用到产品的核心功能。

产品功能或使用门槛过高,用户需求预期不符合。当用户发现产品功能不满足或者门槛超过了预期,就有可能放弃产品。记录反馈用户意见和降低产品的使用门槛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也降低了用户的决策成本,方便用户快速体验到产品的核心价值。

例如,之前有很多理财产品需要1万元起投,现在余额宝有免费体验金以及红包,降低了用户的决策成本,吸引了很多用户。

产品触发不足,用户使用习惯没培养到位

如果用户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没形成稳定的习惯,同时缺乏持续的触发去引导用户,一定会对活跃和留存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合理的唤醒和触发机制,建立完善的用户成长体系,能改善这种用户沉默的情况。

例如,腾讯动漫的产品签到功能,连续签到给奖励,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

产品吸引力不足,缺乏用户激励

缺乏用户激励机制,用户很难对产品产生持续留存和活跃,除非工具类产品。设计多种合适的激励玩法,引导用户完成关键性行为。

例如,瑞幸咖啡则针对在一段时间内未下单的低频消费用户,经常推送优惠券的短信,并指引用户下载APP使用免费券,促使用户完成下单。

难以实现精细化运营,用户分群欠缺

不同类型的用户在相同需求上,也会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化需求,单一的服务和权益则无法满足,用户留存同样受到影响,甚至引起用户流失。需要找到有明显需求差异的用户特征,再提供与之相适合的服务和权益,才能有效改善用户留存情况。

例如,常见的手段新老用户分层运营,新人特惠券包、首单五折、老用户专属包邮券等。精准营销,提升用户留存和转化。 

三、如何在“留存数据”,找到业务的提升点?

第一、观察留存规律,要结合产品所属行业的整体趋势。与头部产品比较数据差异性以及产品差异。根据留存趋势表现,留存率能够帮助我们快速定位问题,是否是某渠道的用户质量问题,某一日或几日外部事件导致的留存变化。如果是用户质量问题,那么该批次用户次日留存率、二日、三日等留存率都会偏低;如果是外部事件导致的,那么就是不同批次用户在某一统计日的留存率会表现的都很低。

第二、对用户进行分群处理,包括新老用户、来源渠道、活动、画像等多维度分群

第三、计算出各个维度的留存率,定位哪些维度的留存有异常

如,哪个渠道用户的留存比较差?留存较差的渠道的用户画像是什么样的?什么类型的用户留存差?这类型用户的留存为什么差?在app上的行为和留存好的用户有什么差异?行为差异的原因什么?

第四、对影响留存因素进行梳理,找到业务的提升点

如获客(渠道质量低、活动获取非目标用户)、满足需求(新功能改动引发某类用户不满)、提活手段(签到等提活手段没达成目标、产品自然使用周期低导致上次获得的大量用户短期内不需要再使用)等。

总之,现在的获客成本非常高,要投入广告、人力、时间等成本。如果用户还没有产生什么价值就流失了,那一定是业务成本的巨大浪费。就长期而言,获客难度系数和成本会随着时间而上涨的,若没有健康的用户留存,仅靠拉新,产品业务很难产生持续的价值,因此,提高用户的存留,为公司创造更多价值的重要一环。而对“留存数据”还可以进行非常深入的挖掘。上文只是为分析“留存数据”提供一定的参考。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汇运营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huiyunying.com/baike/281.html

分享给朋友:

“如何在留存数据中,找到业务的提升点?” 的相关文章

企业网站如何进行内容与结构优化

企业网站内容与结构的优化,在站内优化中占很大的比例,一般包括首页、栏目页内页和各种聚合页面的优化,分为以下四个方面:1、中间商品展示栏为所有商品图片增加alt"图片注释,注释直接调用商品名称即可。2、商品分类页在大型广告栏上方增加频道标题与简短描述般60~80个中文字为宜。为所有商品图片增...

书籍推荐:运营人必读的十本书籍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此话放到如今依然不过时,而知识改变命运也是铁板钉钉一样的真理,那么适合运营人读的书籍有哪些呢?这里为大家推荐十本不错的书籍。一、《从零开始做运营》作者:张亮var jd_union_pid="3002833661";var jd_union_euid="";这本书很适合没有运营...

APP推广:低成本ASO优化提升应用商店评分

推广一款APP时,往往会面临如何提升其评分和评价的情况。本文作者结合其实际经验,从如何减少差评和增加好评两个方向,为我们分享了如何提升评分,从而辅助产品增长。在APP推广的过程中,有很多小问题不被重视,但是对产品的转化率却有极大帮助。在一些团队里,因为没有专职做ASO的同学,运营同学或者开发者经常忽...

实用干货:9种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

实用干货:9种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

一、公式拆解所谓公式拆解法就是针对某个指标,用公式层层分解该指标的影响因素。举例:分析某产品的销售额较低的原因,用公式法分解二、对比分析对比法就是用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数据进行比较,是最通用的方法。我们知道孤立的数据没有意义,有对比才有差异。比如在时间维度上的同比和环比、增长率、定基比,与竞争对手的对比...

花小猪的社交裂变营销策略

花小猪的社交裂变营销策略

这几天,微信群里突然冒出了好多的分享助力消息,群里也都是某个APP的分享链接,仔细一瞅,是个叫花小猪打车的APP。听说是滴滴内部孵化的新产品,从补贴力度和微信群铺天盖地的分享声势来看,绝对是有备而来。借助这个机会,聊一聊它的营销方式。作为一款新上线的打车APP,首要的任务是迅速吸收用户,扩大市场份额...

关键词影响力的三个数值如何分析

关键词影响力的三个数值如何分析

什么是关键词影响力? (暂时在移动端上线)关键词影响力,是百度搜索资源平台针对站点对于关键词数据分析的需求,推出的全新概念。站点关键词影响力:在具体关键词下,站点获得的收益对应的关键词影响力;最大关键词影响力:在具体关键词下,获得收益最高的站点影响力;整体关键词影响力:在具体关键词下,百度为全部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