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运营模型 > 90%的广告文案大创意,都逃不过这3种模式

90%的广告文案大创意,都逃不过这3种模式

5年前 (2020-11-30)运营模型

先来看几个案例,大家着重注意创意方面:

90%的广告文案大创意,都逃不过这3种模式

卫生巾广告:蓝色在中间,吸收一瞬间

90%的广告文案大创意,都逃不过这3种模式

防口臭漱口水广告海报

90%的广告文案大创意,都逃不过这3种模式

某品牌胸罩广告

大家有没有看出来一些什么?

这三个看似很高大上的创意,其实代表了广告文案创意的三个主要方向,而这三个方向,是90%的创意文案都会用到的:

  • 1、正推到极致。

  • 2、反推到极致。

  • 3、巧妙的借喻。

正推到极致

正推到极致,是文案创意使用最多的一种技巧。

这种技巧就是正面推导:当消费者使用了产品之后,最好的结果是什么?

用一个图标表示正推创意就是:

90%的广告文案大创意,都逃不过这3种模式

如果你写作的广告文案,不是假大空的形象广告,而是有明确独特利益点的产品广告,使用这种正推的方法,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举个例子。

如果一款洗衣液广告,想要传达的利益点是:用这款洗衣液后,衣服更加柔顺光滑。

那么我们就使用正向推想:柔顺光滑到极致什么?就是像没有穿衣服。

于是就有这样一张创意海报:

90%的广告文案大创意,都逃不过这3种模式

某洗衣液广告

如果一款笔记本,想要传达的利益点是:超薄。

那么我们正推到极致:超薄的后果是什么呢?

就是不小心掉进了,有非常窄小栅栏的下水道里。

90%的广告文案大创意,都逃不过这3种模式

联想超薄笔记本广告

而如果是杜蕾斯这样的“情趣产品”,想要传达“增大”的独特利益点,正推到极致,便有了这样的创意。

90%的广告文案大创意,都逃不过这3种模式

90%的广告文案大创意,都逃不过这3种模式

反推到极致

反向推想,也是很多文案喜欢使用的技巧。

如果正面推想,没有得到令人惊艳的创意,那么我们可以翻过来想想,假如消费者不使用我们的产品,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然后将这种想象推到极致,那么就是反推极致的创意。

90%的广告文案大创意,都逃不过这3种模式

比如文章开头提到过的,某品牌的防口臭漱口水的广告,就是将反向推想推到了极致:

如果不用某品牌的漱口水,教徒们都收不了牧师的口气。

90%的广告文案大创意,都逃不过这3种模式

而关于戒烟的公益广告,反向推想到极致就是:

如果你不戒烟,那么抽烟就像下载一个癌症,下载完成之后就是你的死期。

90%的广告文案大创意,都逃不过这3种模式

借喻等修辞手法

大家在上中学时,应该已经学习过借喻、借代、拟人、比喻等大部分的文字修辞手法了。

而广告文案不也是文字吗?这些手法也可以用来发想文案创意啊。

比如麦当劳某一年的父亲节海报,就是使用了一个精巧的借代手法,将爸爸们经典“地中海”发型,用汉堡包代替。

90%的广告文案大创意,都逃不过这3种模式

大众汽车的一则主要传达“精确泊车”的海报,也是使用了“借喻” 的方式,来传达“精确”的独特利益点:

刺猬和装在塑料袋里金鱼,是一点碰撞都不能发生的。

90%的广告文案大创意,都逃不过这3种模式

而精妙的联想,有时候也可以产生big idea。

比如某家美容诊所的创意,就让人眼前一亮:

它将人们衰老的皱纹,联想成了改变语义的标点符号。

90%的广告文案大创意,都逃不过这3种模式

90%的广告文案大创意,都逃不过这3种模式

大家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所谓的文案创意,并不是特别困难?

其实我在以前的文章里提到过,现在几乎所有的文字创意技巧,在中国的文字修辞或者艺术创想中,已经用过无数次了。

当你写文案,经验足够多的时候,你就会越发现:文案技巧,大多在文案之外。

它可能藏在某个脑洞大开的科幻小说中,也可能藏在一副世界名画里,或者藏在某个电视剧的桥段中,或者藏在某句古诗词中...

这就是为什么无数的文案大师,都在教导新人们要多阅读、多经历的原因。

因为你的见识和积累,才是big idea 的源泉。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汇运营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huiyunying.com/baike/208.html

分享给朋友:

“90%的广告文案大创意,都逃不过这3种模式” 的相关文章

红包策略仍是最强劲的私域打法之一

红包策略仍是最强劲的私域打法之一

利益直接驱动的红包策略,一直是最强劲的私域打法之一。很容易让人想起,当年刷爆微信社交圈的滴滴红包。但现实发现,花小猪的红包策略虽然也很强劲,但已然发生了改变,其持续的时间和传播范围也与之前完全不同。滴滴前产品总监叶科技认为,即使在条件改变的情况下,利益驱动+关系网络仍然是现在网络时代里,新产品快速增...

8个常见的研究者认知偏误陷阱

8个常见的研究者认知偏误陷阱

认知偏误(Cognitive bias)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它是指当我们思考问题或做决策时,大脑会有一些固定的思维倾向。这个过程多是无意识的,有时也会带来正面作用,如帮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节省思考时间,更高效地做出决定但是在研究中,认知偏误易导致研究结果不准确,降低研究的价值。我们都希望研究是客观...

“人货场”数据模型场景分析,你搞懂了没?

“人货场”数据模型场景分析,你搞懂了没?

做数据分析的同学,可能很多都听过人、货、场分析模型。但是大多数人只是知道这个模型,对其具体应用却不了解。本文作者结合实际分析,对此进行了系统的讲解,与大家分享,希望通过此文能够加深你对“人货场”模型的认识。问题场景:某生鲜电商,用户复购率较低,60%的用户在30天内无二次购买行为,运营领导非常着急,...

京东运营:京东预售叠加规则详解

京东运营:京东预售叠加规则详解

一、什么是预售主流程支付?       预售是大促蓄水期的主要玩法,之前京东预售商品为单独结算流程,无法在购物车与其他商品合并结算,消费者无法使用预售尾款金额叠加参与门槛较高的促销活动,间接影响预售尾款支付转化率。因此上线合并主流程功能,如商家选择进入主流程,...

微信公众平台身份证、手机、企业信息登记次数说明

微信公众平台身份证、手机、企业信息登记次数说明

在互联网信息内容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为加强帐号管理,自2018年11月16日起,进行注册上限调整:1、同一个邮箱只能申请1个公众号;2、同一个手机号码可绑定5个公众号;3、同一身份证注册个人类型公众号数量上限为1个;4、同一企业、个体工商户、其他组织资料注册公众号数量上限为2个;5、同一政府、媒体类型...

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者资料修改方法

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者资料修改方法

目前企业类等公众号可通过验证管理员微信号,修改身份证/手机号。运营者资料修改方法:企业、媒体、政府、其他组织类型:公众平台--设置--人员设置--管理员信息--点击修改--通过原管理员微信号扫码验证--身份证姓名、身份证号码、身份扫码验证、手机号(重新填写)--发送手机短信验证码--资料重填后提交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