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成长—如何系统的管理知识和应用知识1154次阅读
管理知识
我不说别人,说我自己吧,在早两年的时候,我也偶尔看些书和文章,但后来发现并没有什么卵用。如今随着我自身能力的提升,我回顾了之前吸收信息的行为,我发现存在几个缺陷:
没有聚焦:
什么信息都看没有链接:
看了就会忘没有输出:
不发表看法没有应用:
不思考
当我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就开始醒悟,因为之前接受的信息更多的是网络上各种软件和网站,我就权当是娱乐心态去看看而已,所以,我做出了一系列的改变。所有的改变刚开始必然是痛苦的,而这期间也是最危险的,因为你随时都有可能忍不住外界的诱惑。比如,朋友叫你去聚餐,你要去吗?叫你玩游戏你玩不玩?叫你唱歌,叫你打球,给你推荐一部电视?各种各种,你都要靠着坚定的意志去抵抗住,这是很痛苦的一件事情,但熬过去了,就成功了一半了。基于自己以往的缺点,做了一些改变,并且整理出了一套相对系统的知识管理(学习)框架。
1.制定学习策略
如果让你在众多学科中选择,你会选择哪些学科来读?如果是我,我会选择四门学科:物理、数学、天文和历史物理和数学可以培养你的计算和设计能力,天文和历史可以培养你的宏观思维,也可以很好的锻炼你的分析思维,当你拥有了这两种思维后你将具备:策划和战略思维能力。你以为我们在学校接受的教育的目的是什么?那些知识不是让你真的能够应用到社会中,而是在培养你的思维,每一门学科都可能是一种思维方式。所以,以上废话是在告诉你,职场学习必须要有目的性。制定学习策略需要你清楚几个事情:
需要多长时间进行学习
帮助我解决什么问题
学习的难度有多大
当你有了搞清楚上面几个问题后,你就可以有目的的去寻找解决方案。
2.寻找信息渠道
当我明白如何学习后,我从来没有打开过手机里的任何一款新闻类app,我可能一周只会打开一次微博,其余时间只通过推送的标题来进行信息获取,我卸载了游戏,极大极大的减少了短视频观看频率等等。做这些行为的目的是过滤掉垃圾信息,节省更多的时间来学习。信息的渠道非常重要,渠道垃圾代表着你可能接受到更多的垃圾信息,所以,我们一定要去高质量的渠道获取信息。高质量的渠道有三种
专业或者经典的书籍专业的网站或者软件专业的社群或者专家
教科级别的书籍必看,看十遍都不嫌多,所有的教科级别书籍都有一个特征,那就是探索最原始的东西,如人性、运作原理等等,但凡这类书籍你都可以买回来好好研究。专业网站/软件,可以看作是“线上教科书”,内容有足够的深度,足够的聚焦;我以前写作用的是简书,我应该是很早的一批用户,但我并不推荐它,因为内容深度不足,充斥着大量的毫无深度的信息。不是说它没有深度的信息,只是我们需要去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做筛选,这是不怎么划算的买卖,而且主要以情感为主。我推荐公众号、线上杂志、文库、垂直网站/app。公众号也有很烂的,但公众号的主动权在你手里,你需要去关注那些内容很有深度的公众号我接触过两款杂志app,一个是轻芒,一个是葫芦,以前用过葫芦后来因为一段时间没看就没有再续费,恰好这时候又发现了轻芒这个免费的杂志app,所以就用了轻芒。是的,时机很重要,之前文章说过,能将我转化的必须满足三个条件,而轻芒就满足。
第一,我工作/生活中遇到难题需要解决或者需要突破某项能力;
第二,我恰好看到了你的海报
第三,开课的这个人需要是很厉害的人
为什么看杂志呢,因为内容相对大众化的信息app更有深度些,也更权威。文库是很好的获取高质量信息的渠道之一,为什么?因为里面有大量的论文,不说这些论文是由谁写的,但起码它比你能够轻易看到的信息要有质量的多。微博、新闻这类渠道也是获取信息的,但我上面说的是对于知识而言,而微博类渠道属于信息,而且是碎片化信息,并不适合学习知识。垂直网站/app就不多说了,根据你所需去寻找,你肯定能轻松找到。
3.输入阶段
明确了目的,找到了渠道,那就要开始做输入了。
我把输入分为三个元素:阅读、记录、整理围绕学习目的(领域)展开高强度吸收,也就是围绕某个主题去大量阅读和吸收知识,也就是之前说的模块化学习。
在学习途中记录下让你疑惑的地方,或者你觉得很有价值的地方,我的方式是一边吸收一边做笔记,当然,你也可以吸收完了再做笔记,个人喜好。
尽量用纸笔来记录,为啥不推荐电脑?
因为电脑记得太快了,留给你思考的时间会少很多,我用纸笔记录的好处是,我可以放慢速度,而这个过程中我会一边写一边去思考我写的这句话。
电脑打字记录的话,十几秒钟就可能记录完了,尽管后需要整理,但我仍然提倡纸笔记录,多一秒思考时间也是好的。
把你记录下来的知识点进行整理,这里的整理最好偏向于流程图或者思维导图的方式,因为这一步是培养你结构化思维的过程。
这里插一嘴,很多人可能看到过“番茄工作法”这个概念,提倡让你工作25分钟,休息5分钟,但是说实话,不论你生活中还是工作中25分钟是比较少的的情况,更适合碎片工作任务,也就是不需要你花大块的时间去执行的事情。
我从来没有使用过番茄法,因为我不论是在工作还是在学习中,大多数时候都会持续2小时以上的状态。
比如我学习,时间会更长,通常是2小时以上,然后可能才会休息个十几分钟的样子,甚至有时候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
很多时候太过于专注,哪怕手机震动一下我就会“惊醒”,像是被吓着了一样,心跳都有些加速,我经常会陷入这样的状态中去。
你可能会觉得累,但我追求的是深度和专注。
当我们吸收的知识多了怎么办?显然是要做好知识分类的管理,我自己目前在用的一些方法分享给你们我用的管理工具有两种:
白纸手稿笔记
印象笔记
重点说一下印象笔记我的笔记里面分了几个大类:
输入组
将要进行的
目前进行的
输出组
整理组
工作组
输入组里有我目前在学习的东西和未来一个季度内需要去掌握的东西,我这样分的目的在于我可以在一段时间内聚焦某个领域或主题知识,避免无重点攻克。输出组里有我的一些草稿和已经发表的日记,大多数都是已经发表的。整理组的设置是为了过滤那些我理解的不是很透但相对比较重要的内容,这个组的内容我会在后面更新观点/知识体系的时候回顾,并且重新理解和完善。当然,还包括一些碎片信息和自己写的一些短内容,因为内容没那么多,所以,后续可能会填充和修正。
其次就是工作组,下面是截图
虽然只有两百多条记录,但很好些分类里都是聚合在一篇文章中,并不想像其他人那样建立了很多分类,甚至一个领域或者一个行业也要分很多。我在大框架下面是按照输入输出来建立,在这一层下面基本是按照行业和领域来建立的,因为在一个笔记本里面可以新建很多条笔记,而每一条笔记也可以看作一个分类的。如下图
我在的笔记里只有一个【行业分析】的分类,但点进去却有“数据收集渠道”、“收集哪些数据”以及这个领域所需要掌握哪些能力。所以,在我看来是没必要给这些单独来做文件分类的。以上是关于输入后知识管理的经验,我提供的并非标准,因人而异,你可能有属于自己的管理方法,下面开始进入应用知识的主题。
4.应用知识
这个阶段属于消化阶段,我分了两大块:理论与实践结合、输出,前者为应用,后者是巩固。理论与实践结合核心在于思考和应用,最最最常见的问题是你学了很多理论,但是无法实际应用,要把理论实际应用必须要满足两个条件:
深度思考后的理解:所有的理论都是别人的理论,你必须要经过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后才能够进行下一步链接;我简单说一下我是怎么去理解和思考的。
当我看到别人的观点很不错的时候,我会先问自己,这个观点对不对,然后就行动,去高质量渠道主动搜索这个观点,我会去找一些证据,以此证明这个观点是正确的。
找到链接点:一旦正确,我就会不断思考这个观点,最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一定会假设场景,这是我一定一定会去做的环节之一,假设场景指的是,在理解正确的理论之后,在脑海中想象出符合这个理论的场景,你可以理解为思想实验。
我接受到新的东西后,我一定会把这个新的东西绞尽脑汁的去和实际工作/生活产生关联,这个过程会很痛苦,但痛苦就对了;
这一点的最大好处就是,我能够最快、最有效的理解、内化、应用知识。
5.输出
这里的输出一般而言分为两种:讲、写。
这两种包含了很多的输出场景,比如,你可以去回答别人的问题,你可以写文章,你可以出书,你可以教别人还可以演讲,你甚至可以写论文,你可以发布语音,你可以制作成视频等等方式。
但最最核心的是你要明白,你的初衷是为了让知识得到巩固,而不是为了获得别人的关注。
所以,我写了很多文章,但我好多都没有投稿,一百多篇也就投了十几篇左右,我依然在坚持输出,虽然我的阅读量只有几十个,但我并不在乎,我的目的不是为了阅读量而去输出;
为什么很多人做事情坚持不下来呢?
就是这个道理,你的目的决定着你能够坚持多久;好比创业,一般而言有两种目的:赚钱和贡献
如果你的目的是赚钱,那么,当做了几个月后发现这件事情并不赚钱,你极大可能会放弃;但如果你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别人解决问题,就显然不一样了。
前者的动力来自于赚了多少钱,后者的动力来自于帮助了多少人,赚钱并不容易,但助人为乐却相对简单。
到这里基本结束,请记住,把知识当作产品来运营,产品中所需要的理念和技能是可以映射在知识中的,比如产品需要更新迭代,那么,对应的,你的知识仍然需要更新迭代;
建立知识库的好处之一就是当你在接受了新的知识后你可以更新、修正、完善你的知识库,所以,知识不是死的,是需要持续更新的,而持续更新的最核心本质是需要你进行持续的吸收。
创作
单独说一下,我之前的文章里提到过关于创作的观点,这是在一部纪录片里看到的,我很认同。
在知识体系中,会存在各种知识模块,这些模块如果不能和其他模块进行连接,那么,就属于“僵尸”知识,不够灵活。
当有了各个模块的知识有了连接后,才有可能进行跨界组合,当越来越多的知识模块进行随意碰撞和组合后就会产生创作的灵感,甚至可能萌发创新。
把别人的东西拿过来,理解思考后转化成自己的东西,然后与已有的认知进行连接和组合,这便是创作的根本逻辑。
创作的本源来自于混搭:Remix,即copy+transform+combine,复制+转化+结合。
来源/作者:温清河
版权声明:本文由汇运营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